父亲算是个老铁道,在中铁一局干了30多年革命工作。见证了中国铁路史从蒸汽机、内燃机、电力机车、高铁的四次飞跃。曾赴唐山抗震救灾。他说,以前坐蒸汽机车,从西宁到北京近2000公里的路程,要走两天两夜的时间。兰新高铁开通了,很多人都竞相感觉一下高铁的速度。今年5月7日,我陪父亲乘动车去了一趟嘉峪关。从西宁到嘉峪关只用了3个多小时。西宁的高楼、大阪山脚下的村落、门源大通河谷积雪、祁连山逶迤绵绵的莽原、张掖河西走廊上干涸的戈壁滩,一一在窗外闪过之后,列车在嘉峪关南站停住了。午饭后,去了景点。甘肃省旅游局规定:七十岁以上的游客,免费。景区工作人员看到发须皆白的父亲时,很尊敬地打开了入口的门。没查身份证,其实饱经沧桑的面孔比身份证更具说服力。当对方知道老人已年逾八旬时,啧啧称道。进了景区,父亲在一块刻有“天下雄关”字样的碑前停住了脚步。抚摸着碑身,好像和多年不见的朋友重逢。父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嘉峪关呆过。那年阑尾炎发作,手术后化脓,再手术,不是救治及时,命恐怕早就丢在这片荒滩上了。这是父亲当晚住在宾馆对我说的,话语里我还能听出五十年后留在心里的隐痛。夕阳、雄关、戈壁、老人,时空好像在此时凝固了。“咔嚓”一声,时空再次被定格,成为永恒。昔人不见今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任思绪在脑海里升腾……(大板山、祁连山刚好下了一场雪,十分的难得)
评论